为了能和读者互动,之前 blog 一直是有 gitalk 的。
不过 gitalk 似乎是用了 github deprecated 的 API,现在频繁地往我邮箱发邮件,还是很烦的:
之前想换 gitalk 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什么好的竞品,不过毕竟已经 2021 了,让我发现了这个东西:https://utteranc.es/,还有这个东西:
https://giscus.app/。
utterances 和 gitlak 差不多,
从毕业至今,已经待过四家公司,算上实习期间三月游的公司差不多已经快十家了,时常会碰到一些有意思的言论。
在某司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人说,“我们在 T 姓巨头的时候”,“我们在 A 姓巨头的时候”,“我们在 B
姓巨头的时候”,以任意一家巨头公司作为观点的前缀,显得观点就特别有分量。仔细想想,实习期间我也是在这些所谓的巨头公司待过的,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可以在自己编的故事前面加上这是
X 家的事情,所以还是他们比较机智。
大公司里的平均水平高,牛人多,并不代表进去的就一定是牛人,还有不少认不清是自己强还是公司机制强的混子。
即使是在大公司,也会有很多垃圾系统,他们内部没有限流,没有熔断,没有降级,也没有过载保护。但是他们却不会崩溃,
这次去 Gopher China 和不少老朋友见了个面,还有不少在微信上认识已久,一直没见过面的网友。同时也和各个公司的一线开发们聊了聊,互相交流了彼此使用
Go 时的一些心得和痛点。
综合近期了解的一些相关分享,我把到目前为止见到的,不那么常见的,各方对 Go 的优化和 hack
集中在这篇文章里。因为考虑到一些公司情况比较特殊,所以本文中列出的点就不标记是哪个公司做的了。未来他们觉得时机成熟应该也会自己出来做一些分享。
网络方面
当前 Go 的网络抽象在效率上有些低,每一个连接至少要有一个 goroutine 来维护,有些协议实现可能有两个。因此 goroutine 总数 = 连接数
前置知识在这里 [https://github.com/cch123/golang-notes/blob/master/memory_barrier.md]。
在 stackoverflow 上有这么
[https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50307693/does-an-x86-cpu-reorder-instructions]
一个问题,问题的答案中有这么几段:
> At the same time, x86 defines quite a strict memory model,